pg电子新闻中心
不断爆雷的三方财富管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理
“三方财富”在国内一直都是个语焉不详的概念,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人在干,靠什么挣钱,需要什么资质和牌照,有没有人管?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答案。
细数近年来第三方财富管理出现的乱象,诸如违规吸储、员工诈骗、私募产品逾期、高管负责人跑路……第三方财富管理市场风险不断显现。2023年12月初,京东与歌斐资产两家公司相继关于“承兴案”发布强势回应,随后,海银财富固收理财产品出现延期兑付。第三方财富管理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有专家直言,这些乱象是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发展的严重错位。
“三方财富管理是指市场上那些独立于银行、保险、证券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基于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帮助客户梳理和了解自身财务状况,以专业系统的财富管理知识和科学的规划来判断和筛选适宜的投资财富管理工具,给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规划服务。”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是指那些市场上独立的金融服务者,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而是根据客户的具体资产情况,客观地分析其财务状况和增值需求,包括资产构成、投资方向、投资偏好等内容,由此判断所需投资工具,并为其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及财富管理服务。其概念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中国内地在2005年左右起步。
信托系:其代表为脱胎于中融信托财富中心恒天财富,以及中植系旗下的大唐财富、新湖财富和高晟财富;
地产系:其代表为钜派投资(其第一大股东为易居中国是“中国第一房产代理商”)和鸿坤财富(鸿坤集团旗下公司);
2011年10月,证监会正式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首次发布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资格牌照,允许经申请设立以基金代销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基金销售公司,促进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基金销售领域的发展壮大。
2014年,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明令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切断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向信托业的无序发展。
2016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规定私募基金可以由第三方机构代销,代销机构需要成为中基协会员且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在政策导向下,业内部分相对规范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停止销售信托产品,转而代销基金子公司和券商发行的资管产品等固收类产品。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业务需持牌经营的规则,通过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强化穿透式监管、规范非标业务,极大限度地减少了监管真空和套利,推动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进入新的规范发展阶段。
2020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认定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业务范围是“公募基金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不得代销私募股权基金等,中小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受到了较大限制。
2021年12月29日,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从业规范财富管理》行业标准,从服务流程、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等多个方面,对财富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同年,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制定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南》,进一步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逐渐从严的政策导向,促进大部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由代销模式逐步转型为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也逐渐形成了私募基金、基金销售和保险经纪多牌照持牌经营的格局。当前,严格的牌照监管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要开展资管相关业务,须对应向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申请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基金管理资格证书、经营期货业务许可证等;从事保险相关业务须向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申请保险代理或保险经纪牌照。
不同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应该是责任和权利界限清楚的独立中介服务者,以其专业能力,从客观中立的角度高效匹配资产端和资金端。然而现实是
部分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在成立之初就与母公司或集团系的主营业务高度关联,不仅脱离了“独立”的初衷,部分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的资金投向也埋下了风险隐患。
中植系、恒大系、海银系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第三方财富公司与母公司或集团系高度关联,甚至成了母公司或集团的‘钱袋子’,部分业务是自融行为。这就从根上埋下了风险,母公司或集团的风险极易传导到财富管理公司。
在环境一片大好,集团各项业务蒸蒸日上的时代,谁管他钱去哪里了,干啥都有道理,只要能按时兑付本息就行。客户买得开心,理财师卖得开心,幕后集团拿着源源不断的钱更开心。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既然大家都开心,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直到大厦崩塌,直到大佬陨落,直到资金链断裂、产品暴雷,一场盛宴终究还是结束了。客户血本无归,哭天喊地;理财师失业退佣,限制出境;各级管理层罚没财产,锒铛入狱。狂欢散场后,一地鸡毛、漫天血雾。
第三方财富机构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私募固收类产品和私募权益类产品,前者占绝大多数,具体包括信托、资管产品、其他类型契约型私募基金。(其中资管产品又包括券商产品、基金子公司资管产品、期货资管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等)。金融行业是经营风险的业务,融资人获取资金的渠道往往按照融资成本的不同进行排序,比如银行贷款成本相对较低,对底层资产要求相对较高;信托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仍又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抵押要求,因此资质可能仅次于银行;再到私募等其他类型的资管,相应的成本更高,底层资产质量更差,其中不乏天然就带有问题的资产。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搅局者”,需要主动以更高的吸引力将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吸引过来。因此,不管代销业务还是自营业务,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都有下沉信用同时提供高收益产品的动力。
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当然也会去对代销的产品背后的资产做尽职调查。比如资产是否真实,融资方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等。如果调查的结论是一切都很好,公司就会引入该产品(资产),理财师开始向客户销售。销售的过程往往简单粗暴,先夸自己的公司有实力,再夸选的项目质量好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最后拍胸脯保证产品绝对没问题,您就放心地买吧。然而,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普遍做的项目资产比银行的差,提供给客户的收益却比银行的高,背后还没有银行完整的监管体系做加持,这就是在刀尖上行走,玩的就是心跳。这些年非标暴雷、标品亏损,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倒的倒、跑的跑,活下来的也是降薪裁员,艰难度日,这也是行业的真实写照。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既是大财富管理时代的机遇,也是风险和挑战。以中植系为例,2023年7、8月份,其旗下4家财富管理公司出现兑付问题。从具体产品来看,中植系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定融产品。在承诺高收益的前提下园林景观设计公司,金融产品的底层不是优质资产的“造血”,而是资本运作的“拆东墙,补西墙”。如此,金融风险,只会伴随借新还旧而持续累积直至发生。
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对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进行监管,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准入门槛与业务规范要求。同时,从金融风险酝酿到最终出现问题的过程中,风险信号虽有预警,但是投资者并未得到有效的风险警示和辅助信息。在大财富管理时代,更加需要全面提升金融监管以缓解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消除行业乱象。